雅昌首页
求购单(0) 消息
张大千首页资讯资讯详细

【动态】摩耶精舍忆大千

2007-02-28 11:08:55 来源:搜狐作者:
A-A+

  丙戌岁末的一个上午,朋友开车带我们去参观张大千故居——摩耶精舍。

  美髯飘拂

  摩耶精舍位于台北市外双溪。车沿至善路折入一小巷,前行不远,眼前出现一雅致的门楼,悬挂着一木制匾额,古朴厚重,上书“摩耶精舍”四字。

  进得园内,映入眼帘的是一四合院式两层楼,院内布置典雅,石桥飞瀑,繁花巨木,游鱼戏石,生趣盎然,一派天籁。

  故居一楼设有客厅、画室、小会客室与餐厅,全部摆设依旧。




  在客厅高大的书柜内,摆放着《朱文公集》、《太平御览》等线装书,一页秦孝仪的手迹装裱精美:“大千老子爱梅久成癖……”

  墙上有一幅张大千与毕加索的合影。那是1956年7月28日,张大千夫妇在巴黎拜会了毕加索。这次晤面,被称为东西方艺术的高峰会议。毕加索高度评价了中国的艺术,他称赞张大千是一位真正的艺术家,并说:“这么多年来,我常常感到莫名其妙,为什么有这么多中国人乃至东方人来巴黎学艺术?这不是舍本逐末吗?”

  客厅隔壁是画室。宽大的画案前,置有大千先生蜡像,美髯飘拂,气度雍容,先生正挥毫染翰,笑貌举止,栩栩如生。画案上石砚、颜料碗依序铺陈,笔架上挂满以精选毛须制成的画笔。两个密封的玻璃瓶内分装有大千先生故乡四川内江及杜甫草堂的泥土,这是大千先生生前的摄影师毛怀瓘采集的。一只猿猴标本与先生相伴。大千先生生前有黑猿转世之说,故以饲猿戏猿为乐。

  长眠梅丘

  故居室外是大千先生苦心经营的花园,从前院、中庭、后园到屋顶,摆放着珍奇的各类盆栽,以松、柏、梅、榉为多。前院入口处一盆虬状枝干鞠躬弯坠的“迎客松”和四盆枝叶蟠曲矫劲的“铁柏国宝”,树龄皆已超过200年,奇姿异态,令游客驻足。漫步庭院,萱草繁茂,菡萏含苞。

  后花园最大,依山临溪,放眼望去,花木扶疏,小桥流水,曲径通幽。园中有方清澈的池水,卧石上篆刻“影娥池”。

  穿过影娥池可登上两座小亭,一为“翼然”,一为“分寒”。想当年,此处溪亭烟雨,幽篁掩映,一长髯老者仙风道骨,临溪独坐。

  后园内竖有一块状似台湾地图的巨石,这是大千先生客居美国洛杉矶时,在海滩上发现的,视为珍宝,题刻“梅丘”。梅花孤傲耐寒,品质高洁,先生素爱之,乃于后园遍植梅树。巨石脚下,有方张群题刻的青石“大千先生灵厝”。一代国画大师长眠于此。

  万里归迟

  摩耶精舍按大千先生的设计,建造于1976年,至1978年9月完工。“摩耶”之名出于佛典,谓释迦牟尼母亲——摩耶的腹中有三千个“大千世界”之意。《世说新语·栖逸》说:“去郭数十里立精舍,旁连岭,带长川,芳林列于轩庭,清流激于堂宇。”占地近2000平方米的摩耶精舍与《世说》所描述的景状几无二致。

  大千先生在摩耶精舍度过了他生命最后的时光。在这里,他创作了《晴麓横云》、《秋山图》、《水竹幽居》、《湖山隐居》、《庐山图》等传世之作。

  大师一生云游四海,长年远离故土,却始终以炎黄子孙而自豪,思乡怀国之情日炽。先生诗云:“海角天涯鬓已霜,挥毫蘸泪写沧桑。五洲行遍犹寻胜,万里归迟总恋乡。”1981年7月,先生在给大陆友人的信中悲叹:“世乱如此,会晤无期,奈何奈何!”

  1983年4月2日8时15分,先生辞世,享年84岁。画室墙上的挂钟,永远停在了这一刻。

  大师禀赋过人,才不世出,诚如徐悲鸿所言:“五百年来一大千”。

该艺术家网站隶属于北京雅昌艺术网有限公司,主要作为艺术信息、艺术展示、艺术文化推广的专业艺术网站。以世界文艺为核心,促进我国文艺的发展与交流。旨在传播艺术,创造艺术,运用艺术,推动中国文化艺术的全面发展。

联系电话:400-601-8111-1-1地址:北京市顺义区金马工业园区达盛路3号新北京雅昌艺术中心

返回顶部
关闭
微官网二维码

张大千

扫一扫上面的二维码图形
就可以关注我的手机官网

分享到: